這兩夜,月兒十分明朗。只有一個半圓的月亮,明亮得如一盞天上的明燈,月影映照在室內,把銀白色瀉了一地。月兒旁邊,有十數顆半明半昧的星星,以香港的市區來說,真是不容易見到的景象。
香港不易看到星天,其他各地,只要是市區,漫天星輝也是不易遇上。我印象最深的星天有兩個,兩個都是在中國的西北。
第一次,我和友人作絲路游。我們背著行囊,在西安出發,取道青海寧夏蘭州,再經河西四郡,入新疆,至烏魯木齊,上天山,入伊寧及塞里木湖,旅程即告終。全程三十多天,玩得不知人間何世。我們在敦煌,遇上兩個香港女孩子,加上我們一行七人,九人以及行李,剛好可以包了一輛十來人的輕型小巴西去。那輛小巴的主人是兩夫婦,年紀不大,尤其是那妻子,可能和當時的我們,年紀相約, 相貌且十分娟好。不過,氣燄卻不得了。我們之間,自登車之後,不知為何存在了一個文化層面的誤會,完全沒有解決的餘地。他夫婦倆認為,我們包了車子,但九個人坐不了那麼多的座位,所以甫開車已不斷說他們要兼載其他短程的乘客。我們則不斷重申「包車」是指指定時段之內,車子及司機,都是歸我們所有,因此,就是我們只有一個乘客,也不可以乘搭其他人。我們幾乎由敦煌吵到烏市,途中一有客人欲乘車,那妻子便會跟我們吵起來。吵一會,又會竭一竭,有時候公私分明得買了西瓜,又會請我們吃起來。我們正狐疑不是吵意正濃嗎?幹什麼二話不說,請我們吃起西瓜來?她就巴啦巴啦的在旁大說西瓜才不會有毒,快點吃吧。令人失笑不已。
雖然不斷吵著,但不知為何,我們卻十分放心,任他倆把我們載著四處走,不少時候,問題也沒多問。有一次,夜很深,車子不知到了哪個荒郊,在崎嶇不平的路顛來顛去。不知是日間太累,抑或是乘車效應,大家也放下十二萬個心, 大睡特睡。總是沒有想及這雙和我們不和的夫妻,會不會是雌雄大盜,趁機對付我們。車子在山上走了好一大段,忽然給人截停了。車外的人好似不是在說普通話,我一句也聽不懂,卻聽到十分嘈吵。那些人不是想登車,而是在查車。他們用手電往車內照來照去,又喋喋不休的說了許多。我睜開惺忪的眼,不知怎地,車旁一個牌子映入眼中,牌子上寫著「星星峽」。我朦朧間抬頭一看,整個天幕居然沒有一吋之地,沒有星踪。我心想,地名改得真好,不久,又睡過去。隱隱然知道或者需要問問發生何事,又或者問問我們到底身在何方,只是人太累,什麼也敵不過睡意。
第二次看到眩目的星,是在南北疆。我們乘長途車到喀什,途中不時停下來吃飯加油上厠拜神,停下的次數多得我們也不懂問為什麼,反正問了也是多餘,全車男女老幼全是維吾爾人,除了司機懂少許僅可應付的漢語之外,大家都只是以笑相交。問也不能問個明白,便乾脆不問了。
有一站,是夜深,車子停在一個大帳篷之前,人人下車休息去。那個大帳篷,內裡可能有一百數十人,全在大吃大喝,且全是男人。婦孺則在帳外的草地坐著休息。我們四處走走,放目盡是穿了大袍大袖的維吾爾人,男的淺灰素白,女的鮮豔繽紛,耳畔響著的,是我們全然不懂的維語。他們席地而坐,吃著肉串,四旁點了無數黃色烏絲泡,乍然似到了中東。這一刻,心中十分明白為何有維民要疆獨,此地徹頭徹尾,就是非漢化之地。
地上燦然一地星星,天上也閃著無數星光。抬望眼,除卻星,只有星。基本上, 大家是看不到天的黑色的。
突然,一顆流星劃過。我以為在黑幕上閃過流星,才份外矚目,原來星群之中閃過流星也輕易可見。動與靜之間,閃過了異鄉異客的浪蕩逍遙,也閃過了數千年以來人類文化的一剎認同。此時此地,天涯若比鄰。
雖然我們近日多了藍天,但我想要看漫天星輝,也只可向外求索了。
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
逃亡記
友人寄了許多相片予我,全是往聖地朝聖的照片。朝的所謂「聖」,是指以色列的耶路撤冷。這裡是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聖地,城內的金頂神廟,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。一個小小的古城,集多教的神聖於一身,所掀起的糾紛,可想而知。
十多年之前,有幸跟隨M,前往這個神聖的地方旅遊。那時候,我仍然是一個天主教徒,不是十分虔敬,但是每一個星期都會上細胞小組及望彌撒。對此,我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,不曾覺得花耗我太多的時間,只是,內心深處,又的而且確的沒有什麼熱忱,雖然不至於當成例行公事,但我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半件不按常規的事情發生,我即可能遠離這每星期均會進行的時間表。
大約這種心態,並不適合當一個教友,天主最終安排了我到聖地走一趟。讓我深切地反思,信仰在我的生命之中,到底佔了什麼位置,從而,更反思自己為何要信天主。正如<聖經>中說,不冷不熱的信仰,是天主最不悅的。聖路撒冷之行,就讓我由不冷不熱之中,切切實實的走出去。
那一年,我們取道埃及,進入以色列。耶路撒冷之行,我們到了一般遊客也會踏足的哭牆、伯利恆等,也依足苦路,走了一趟。我們未有背負十字架,但擠在人群之中,拜了一次苦路,原來也甚富宗教意味,因為在我們的四周,實在有太多教徒,在進行著各種各類的儀式了。
在聖地度過了幾天,我們準備在一個星期天,離開這裡。旅遊書上說,星期天的早上,耶城一片死寂,人影也找不一個。我們為了如何由耶城乘車到長途車站,轉往特拉維夫,也花了一點心思。如果真如旅遊書中所言,人人也守安息日,找計程車也不是易事。怎料那早一踏出旅館,竟是恐怖的人擠人。窄窄的古城石路,擁著連錦不斷的人潮。我們只可以順著人潮的方向,拚命的擠。老實說,在香港,真的鮮有遇上如此壯觀的人潮。我想那些聖誕元旦倒數,便是如此這般吧。
好不容易,擠出了大馬士革門,我們正躊躇如何找上兩輛計程車時,突然聽到「呯」的一聲,旁邊一個飲品小攤檔裡,一個玻璃杯應聲而破。對我們來說,那聲響是陌生的。一輩子也未有聽過這種聲響,更遑論設想那是什麼聲音。不過沒要緊,給大家設想的時間,基本上是欠奉的,只是今時今日想起來,又覺是沒法想像的而已。一瞬之間,整條街道的人群,向著同一方向跑。我們不懂他們的語言,但人群的慌張總可感受到吧。M富旅遊經驗,一把就扯著我們,順著人群向前跑。我們的左邊,是個小山丘,上面有持鎗的騎兵,邊策著馬,邊叱喝著。如果說語言是旅遊的一大障礙,我想此刻真是深切體會。我們跑啊跑,渾然忘了背上有十多二十磅的背包,但叫人無助的是,人群突然逆轉,前面的人居然愈來愈多轉頭向我們迎面而來。耳畔「呯呯」之聲不絕,迎面而來有一個男人,橫抱著一個小孩,邊哭邊大叫。人叢開始有人擠上正在慢駛經過的公共汽車,但我們一身細軟,既沒膽子,也沒能力與當地人爭著登車。M不愧跑慣江湖,他目如鷹隼,看中了對街那一列店鋪,說話也沒有多一句,便拖著我們橫過馬路,鑽進一間小店。那老闆早已準備拉上大閘,我們一進入了內,店閘隨即關上,也關上了一街的騷動,至此,大家才敢喘一口大氣。
不知過了多久,店東開始讓店內避禍的人,陸續離開。我們見人人都離開,大抵局面已穩,於是也跟著人群離開。街上,早已恢復正常,行人如鯽,和任何一個風和日麗,天下太平的日子,沒有兩樣。一時之間,有錯覺剛才發生的,是不是一場夢而已。
不久,我們乘了計程車到長途車站,然後,頭也不回的坐上公車,直奔特拉維夫。車程中,大家也睡著了。這是前所未有的累,身心也應付不來,大概只有睡,才可以令大家心神稍定。
我問友人今下耶城太平否,她答我十多年以來,戰鬥只有三二次,不足為懼。我想我遇上的,不是戰鬥,只是新聞中所說的「零星衝突」(如沒有現場經歷,才不曾對這新聞用語有深刻體會),而且是這個「聖城」,無日無之的日程。這才是我們這些遊客,無法想像亦不懂應對的。
今日,我已沒有信仰。那年由耶城走出來,我也由我的信仰走出來。我看到聖地不神聖的一面,離開大致上也沒有什麼遲疑。
十多年之前,有幸跟隨M,前往這個神聖的地方旅遊。那時候,我仍然是一個天主教徒,不是十分虔敬,但是每一個星期都會上細胞小組及望彌撒。對此,我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,不曾覺得花耗我太多的時間,只是,內心深處,又的而且確的沒有什麼熱忱,雖然不至於當成例行公事,但我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半件不按常規的事情發生,我即可能遠離這每星期均會進行的時間表。
大約這種心態,並不適合當一個教友,天主最終安排了我到聖地走一趟。讓我深切地反思,信仰在我的生命之中,到底佔了什麼位置,從而,更反思自己為何要信天主。正如<聖經>中說,不冷不熱的信仰,是天主最不悅的。聖路撒冷之行,就讓我由不冷不熱之中,切切實實的走出去。
那一年,我們取道埃及,進入以色列。耶路撒冷之行,我們到了一般遊客也會踏足的哭牆、伯利恆等,也依足苦路,走了一趟。我們未有背負十字架,但擠在人群之中,拜了一次苦路,原來也甚富宗教意味,因為在我們的四周,實在有太多教徒,在進行著各種各類的儀式了。
在聖地度過了幾天,我們準備在一個星期天,離開這裡。旅遊書上說,星期天的早上,耶城一片死寂,人影也找不一個。我們為了如何由耶城乘車到長途車站,轉往特拉維夫,也花了一點心思。如果真如旅遊書中所言,人人也守安息日,找計程車也不是易事。怎料那早一踏出旅館,竟是恐怖的人擠人。窄窄的古城石路,擁著連錦不斷的人潮。我們只可以順著人潮的方向,拚命的擠。老實說,在香港,真的鮮有遇上如此壯觀的人潮。我想那些聖誕元旦倒數,便是如此這般吧。
好不容易,擠出了大馬士革門,我們正躊躇如何找上兩輛計程車時,突然聽到「呯」的一聲,旁邊一個飲品小攤檔裡,一個玻璃杯應聲而破。對我們來說,那聲響是陌生的。一輩子也未有聽過這種聲響,更遑論設想那是什麼聲音。不過沒要緊,給大家設想的時間,基本上是欠奉的,只是今時今日想起來,又覺是沒法想像的而已。一瞬之間,整條街道的人群,向著同一方向跑。我們不懂他們的語言,但人群的慌張總可感受到吧。M富旅遊經驗,一把就扯著我們,順著人群向前跑。我們的左邊,是個小山丘,上面有持鎗的騎兵,邊策著馬,邊叱喝著。如果說語言是旅遊的一大障礙,我想此刻真是深切體會。我們跑啊跑,渾然忘了背上有十多二十磅的背包,但叫人無助的是,人群突然逆轉,前面的人居然愈來愈多轉頭向我們迎面而來。耳畔「呯呯」之聲不絕,迎面而來有一個男人,橫抱著一個小孩,邊哭邊大叫。人叢開始有人擠上正在慢駛經過的公共汽車,但我們一身細軟,既沒膽子,也沒能力與當地人爭著登車。M不愧跑慣江湖,他目如鷹隼,看中了對街那一列店鋪,說話也沒有多一句,便拖著我們橫過馬路,鑽進一間小店。那老闆早已準備拉上大閘,我們一進入了內,店閘隨即關上,也關上了一街的騷動,至此,大家才敢喘一口大氣。
不知過了多久,店東開始讓店內避禍的人,陸續離開。我們見人人都離開,大抵局面已穩,於是也跟著人群離開。街上,早已恢復正常,行人如鯽,和任何一個風和日麗,天下太平的日子,沒有兩樣。一時之間,有錯覺剛才發生的,是不是一場夢而已。
不久,我們乘了計程車到長途車站,然後,頭也不回的坐上公車,直奔特拉維夫。車程中,大家也睡著了。這是前所未有的累,身心也應付不來,大概只有睡,才可以令大家心神稍定。
我問友人今下耶城太平否,她答我十多年以來,戰鬥只有三二次,不足為懼。我想我遇上的,不是戰鬥,只是新聞中所說的「零星衝突」(如沒有現場經歷,才不曾對這新聞用語有深刻體會),而且是這個「聖城」,無日無之的日程。這才是我們這些遊客,無法想像亦不懂應對的。
今日,我已沒有信仰。那年由耶城走出來,我也由我的信仰走出來。我看到聖地不神聖的一面,離開大致上也沒有什麼遲疑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